“我去年在外跑了10個月運輸,掙了近10萬元。從考駕照開始,政府部門就給我們每人補貼6500元,行業黨委主動幫我們聯系貨源,還搭建了司機互助、維修保養、餐飲住宿、法律援助等平臺,為我們提供一條龍服務,讓貨車司機感到踏實安心。”海原縣司機馬順說。
近年來,海原縣成立縣貨運行業綜合黨委,把支部建在“車輪”上。在全縣18個鄉鎮(街道)全覆蓋設立貨車司機黨支部,并擇優選派19名懂業務、善管理的黨員干部擔任貨運行業黨建工作指導員,貨運行業“1+18+N”的組織體系不斷完善。投入150余萬元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并引進平臺企業,建立戶外勞動服務站、“愛心驛站”10個,解決創業貸款、困難救助、停車等問題80余個,“組織牽頭、行業推動、黨群融合、屬地配合”協同聯動體系不斷完善。同時,建成夢駝鈴數字經濟園區,打造數智賦能物流產業全鏈條服務體系,注冊海原籍司機1.15萬人,交通運輸產業邁上數字化軌道。
此外,海原縣成立縣貨運行業聯合工會、道路運輸協會,引導7043名從業人員加入工會組織,為969名貨車司機提供免費體檢,聯合縣婦聯為43名女貨車司機送去愛心禮包。
據了解,海原全縣共注冊普通道路貨物運輸企業97家,貨運汽車保有量9628輛,持有B2及以上駕照貨車駕駛員21456名。近年來,海原縣著力構筑“黨組織+企業+黨員司機+貨車司機”紅色矩陣,做優“塞上紅運”貨運黨建品牌,充分發揮黨群服務中心、司機之家等黨建服務陣地作用,幫助2萬余名貨運司機在貨車上安“家”樂業。
“2023年,全縣貨運行業實現營收約21億元,帶動相關產業經濟收入7.2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31.25%、14.29%,貨運行業‘鐵桿莊稼’成色越來越足。”海原縣貨運行業綜合黨委負責人表示。(全媒體記者 范本哲 馬彥軍)